close

西方設計美學精華 數值系列與意義系列

1.數值比例

2幾何系列:對稱、對比、平衡

3.幾何構圖:構圖術

4.時間系列:韻律、漸層、和諧、調性

5.文化符碼:柱式與神話(守護神)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最後的晚餐

 

李奧納多·達文西 (1495~1498年)

         這幅壁畫完成的時間約在1495至1498年間。
         為了呈現出每位門徒的形象,達文西將這戲劇性的一幕安排在一個大型食堂裡,讓聚集在長條桌一方的耶穌及其門徒都能面對觀眾,傳神
的刻劃出每位門徒在瞬間所顯現的驚異又複雜的表情。

 

幾何系列:對稱、對比、平衡 

耶穌坐在正中間,他攤開雙手鎮定自若,和周圍緊張的門徒形成鮮明的對比。

 

時間系列:韻律、漸層、和諧、調性

為了構圖使徒坐得比正常就餐的距離更近,並且分成四組,在耶穌周圍形成波浪狀的層次。越靠近耶穌的門徒越顯得激動。

 

幾何構圖:構圖術

畫面的構圖以耶穌為中心向兩旁展開,就像一個等邊三角形,再以高低起伏的人物動作形成三人一組的四個小三角形,使畫面顯得協調平衡又  富有動態感。達文西還運用正確的透視法成功呈現出「最後的晚餐」中的立體空間構圖。畫中食堂兩邊的牆與天花板上一格格的嵌板都向後退,創造一種景深的效果,最後集中並消失在耶穌頭上後方的窗戶,這一點正是整個壁畫的中心點,也是視覺的焦點。

 

文化符碼

「最後的晚餐」壁畫取材自聖經馬太福音第26章,描繪耶穌在遭羅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餐時預言「你們其中一人將出賣我」後,門徒們顯得困惑、哀傷與騷動,紛紛詢問耶穌:「主啊,是我嗎?」的瞬間情景。唯有坐在耶穌右側(即畫面正方左邊第四位)的叛徒猶大驚慌地將身體往後傾,一手抓著出賣耶穌的酬勞、一個裝有三十塊銀幣的錢袋,臉部顯得陰暗。

 

 

 

 

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-貝尼尼
Gianlorenzo Bernini﹞﹝1598 ~ 1680﹞

 

 貝尼尼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義大利藝術家,雖然他最著名的作品都是雕刻,但其實他也是一位天才建築師、畫家、製圖家、舞台設計師、煙火設計師,甚至也是一位劇作家。在雕刻方面,他將皮膚、衣服縐折的觸感表現的栩栩如生,此外,他也改革了半身肖像、噴泉和墓碑。他可說是影響了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藝術風格。

四河噴泉﹝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﹞ 

 

 

 

幾何構圖

 

  從四河噴泉的四個人來看,有四個具有張力的表情,由四個面向組成一個作品。

 

 

幾何系列

 

  從平面看整個噴泉是以垂直線為對稱軸作為對稱造型,雖然每個人物高低不同,也造成平衡感。

 

 

時間系列

 

  四河噴泉的四個巨人,筋骨粗壯、肌肉豐滿、表情不一,由高到低排列,等距的構成,由四面都可看見。

 

 

文化符碼

 

  貝尼尼利用人物、石穴、動物和原有的方尖碑創造了四組大理石人像,分別代表歐洲的多瑙河、亞洲的恆河、非洲的尼羅河以及美洲的拉普拉塔河,在諸神旁的石穴中則有代表諸河之動物,全組雕刻充滿了巴洛克動態之美。

 

 

 

帕德嫩神殿

 

數值比例:

神殿外部呈長方形,殿內原有46根圓形石柱,現只剩下側面各17根,前後也各只剩下 8根。柱身看來等寬,其實是中間粗,頂部直徑比中央部分細少,又如柱子看來都是垂直的,其實,外圍的柱子其實是往中間傾斜等,而且都是數學上黃金分割比例1:1.618造成的建築效果,是多利克式建築中的最高傑作。

 

幾何系列:

從立面圖可看出是一個完整的矩形建築體,側面各17根,前後各8根,形成對稱與平衡的原則關係。

 

構圖:是一種對稱的構圖,所有柱列互相對其與平行。

 

時間系列:從平面圖上等距的柱列排序,而形成韻律感。

 

文化符碼:柱式與神話

由92塊白色大理石飾板裝飾而成的中楣飾帶,有描述希臘神話內容的連環浮雕,浮雕所表現的緊張的搏鬥,人與怪獸的撕扯生動逼真,天神們或威武或飄逸或閒散的姿態巧妙地貫穿在一起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on024685599 的頭像
    moon024685599

    柯柏銓的部落格

    moon0246855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