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國設計美學精華如下五點:

 

1.位序主從

2.陰陽調和

3.氣韻生動

4.布局成勢

5.文化符碼

 

 

 

1.台南孔廟

 

 

 

       文廟在過去,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文教中心,所以,在今天,什麼地方曾建有文廟,即表示這個地方已深奠中華文化的根基
  座落台南市南門路的文廟一般均稱為孔廟, 是全台灣最早建築且最具有歷史意義者,鄭氏于永曆十五年(西元一六六一年)來台灣為光復神州,對抗異族等久遠打算,需培植人才 永曆十九年齡西元一六六五年)鄭氏參軍陳永華乃倡議建孔廟,興國學,聘請敦品勵學之士,一粒文化種子在此深深埋下子,康熙廿三年(西元一六八三年)分巡臺廈道周昌,台灣知府蔣毓英修建,規模稍具,殿中懸康熙御筆萬世師表,定名為台灣府學,光緒十五年(西元一八八九年),改台灣府學為台南府學,其中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同治間,增修十二次,民國六年再大修
  文廟之崇祀及修繕,正象徵儒家仁愛精神永不磨滅,人倫大道的必須保持,而其每項建築更富有深刻的歷史意義與教育意義,中國五千年道統之儒家精神在此更是表露盡緻,故文廟可說是中國文化光榮的表徵。
  台南孔廟 是聞名的古蹟,加以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聖誕之日必遵古舉行盛大祭典,保存中國古風,實為台灣獨有之風格。

 

 

 

 

(1)位序主從

 

臺南孔廟是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,前殿後閣的三合院,有三進兩廂,也是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。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,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,第二進是大成殿,供奉孔子牌位。第三進是崇聖祠。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,堂前原有兩廊,分列六藝齋、後建教官廨舍及齋廚,東邊建朱子祠,朱子祠在日治時期毀壞。

 

 

(2)陰陽調和

 

屋脊上鳥狀的東西稱為「鴟梟」,相傳是一種兇惡的鳥,

 

因為聽了孔老夫子的教誨,所以乖乖排成一列。

 

燕尾旁圓筒狀的東西稱為「藏經筒」,又稱「通天筒」,

 

象徵孔子的道德文章

 

 

 

 

(3)布局成勢

孔廟建築群的屋脊,沒有繁複的堆砌裝飾,自成美麗莊嚴的天際線

 

(4)文化符碼:意義與象徵符號

置於儀門邊有鏞鐘與晉鼓,置於大成殿前丹墀上的有編鐘、編謦與特鐘、特磬,發出不同高低的聲音。在大成殿前又有柷、敔、琴、瑟、搏拊、兆鼓 鼓等及壎等古樂器。柷是一種箱形樂器,形方如斛,上廣下狹,擊之可發聲。敔是一種虎形木彫樂器,備有凹凸之齟齬,刷之可發聲。搏拊為一種小鼓,以手拍之,用以節樂。兆鼓 鼓也是一種小鼓,下有柄,墀柄搖動,旁耳可以自擊而發出聲,用以導樂。壎是一種上銳底平有如柚子的圓形陶瓷樂器,表面有孔,以口吹之,可發樂音。
另外,像編鐘,以金屬鑄成十六枚,分為上下二層同懸,它的大小不同,敲之可發出不同高低的聲音。編磬則以璧石作成曲形板,十六枚,上下分為二層懸吊,敲之依其大小發生不同聲音。
禮器方面種類甚多,有龍杆、燈、爐、斧、鉞、扇、繖、籈、爵及福胙盤等,在祭孔大典時,每種禮器之使用與樂聲相配合,且持禮器的禮生走路要五步一頓,舉止恭敬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on024685599 的頭像
    moon024685599

    柯柏銓的部落格

    moon0246855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