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設計美學法則的運用與練習
現代設計美學的操作規則
- 統一
重覆與集中,或加強聯合操作,也稱系統化與有機化。重要的美感原則為:「統一中求變化,變化中求統一」
- 平衡
對稱是平衡操作。完全對稱但視覺上關係得到穩定感,也可稱視覺平衡。
- 和諧
和諧的操作規則也是從音樂術語轉用過來的美的原則。一種許多造型元素組合過程中,有共同特徵所以無太大衝突。另一種則是單一形的特定數值關係。
- 對比
指特性不同的元素並置,或造型元素裡不同的元素的替換。通常形成強烈感。
- 韻律
典型韻律操作規則是從音樂術語轉用過來的美的原則。一種是距離倍數的關係,或是韻母的概念,有類似造型元素或因子重複出現。
現代主義建築--
國立包浩斯學校(德語:Staatliches Bauhaus),通常簡稱包浩斯(Bauhaus),是一所德ㄓ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,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。「Bauhaus」由德文「Bau」和「Haus」組成(「Bau」為「建築」,動詞「bauen」為建造之意,「Haus」為名詞,「房屋」之意),由建築師沃爾特·格羅佩斯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。

---包浩斯校舍,早期的現代主義建築
正式名稱
英文名稱*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and Dessau
法文名稱*Le Bauhaus et ses sites à Weimar et Dessau
地區**歐洲德國
由於包浩斯學校對於現代建築學的深遠影響,今日的包浩斯早已不單是指學校,而是其倡導的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,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。而除了建築領域之外,包浩斯在藝術、工業設計、平面設計、室內設計、現代戲劇、現代美術等領域上的發展都具有顯著的影響。
包浩斯風格起初為表現主義,尤其受到約翰·伊登的個人直覺式、神秘主義的教學影響很大,與格羅佩斯理想中的「集體創作」大相逕庭,也偏離了包浩斯與工業生產結合的宗旨,學生在伊登神秘、權威的偶像式教育下,所展現出的自然崇拜與自我表現的神秘主義,已經與當時工業設計訓練的理性立場違背。在前工業時期產品的引導下,開始嘗試將羅馬式設計風格轉化並結合現代組構方式操作。
1921年,在柏林郊區,由木材商人阿道夫·桑瑪菲爾德(Adolf Sommerfeld)委託包浩斯木工工廠的私人住宅建築案,是表現主義時期的揭幕作品夏日屋(Haus Sommerfeld),室內所有設計皆為包浩斯木工部門學生作品。
1921年,荷蘭風格派運動(De Stijl)精神領袖凡·杜斯堡(Theo van Doesburg)造訪魏瑪,對於同樣追求知性與秩序、工業發展導向的包浩斯,被伊登的神秘主義風格所壟斷感到震驚,並提出嚴厲批評,1922年杜斯堡在魏瑪舉辦「風格派新藝術演講」,主要批判表現主義的弊病,以及闡述構成主義的理論,規律富有秩序、非個人的、理性化的設計風格,與包浩斯的工業生產、面向實際的宗旨相吻合。風格派開始影響包浩斯,同時也讓格羅佩斯慎重地考慮往後的走向,他開始放棄戰後初期的烏托邦理想與手工藝傾向,提出應該從工業化傾向來發展設計教育的理念。
為了挽救包浩斯的方向與誤解,1922年6月,格羅佩斯聘請了瓦西里·康定斯基(Wassily Kandinsky),藉由他理性的科學理論課程讓教學重新走上軌道。1922年10月,格羅佩斯公開勸退伊登辭職,並在1923年由拉士羅·摩荷里·那基(László Moholy-Nagy)取代他的職務,在保羅·克利、康定斯基與那基的教學努力下,包浩斯風格逐漸走向理性主義與構成主義。
1923年,在包浩斯第一次展覽會上展出的模型屋非洲號角(Musterhaus Am Horn)由喬治·莫奇(Georg Muche)設計,簡單的立方體外觀,利用鋼筋與混凝土結構建成,每個房間都有明確不可取代的功能,室內燈光由那基設計,家具皆為馬歇爾·布魯耶(Marcel Breuer)的作品,具新即物主義(Neue Sachlichkeit)的組成與荷蘭風格派運動的特色,有著「冷,極簡,機械」的意象。

統一/
「統一中求變化,變化中求統一」,將結構體重複與集中的加強手法,使其系統化。

平衡/
包浩斯主要由量體構成,每個量體都以對稱方式呈現,使建築物帶來穩定感與平衡感。
和諧/
在造型元素組合中,擁有共同特徵,並無衝突,也以單一化的現代結構表現方式,達到建築整體和諧感。
對比/
將大片玻璃帷幕牆與剛硬之鋼筋混凝土在立面上呈現,此兩種造型元素,形成強烈對比感。
韻律/
在建築量體中玻璃帷幕與穿透的量體,此手法不斷的重複呈現,形成一種建築規律感。
後現代設計美學法則的運用與練習
後現代設計美學的操作對象
- 空間感
「實物感」是容易感受又容易描述的一種感覺,但是,空間感卻是容易感受,卻不容易描述的一種感覺。因為,空間感的存在是依存實物感而存在的,透過看的見的建築、圍牆、樹林、人牆、柱列的陪襯才感覺的到。
- 敘事感
敘事感指設計藝術作品裡表達意涵所形成的美感,也可以簡稱為故事感或趣味感。
- 超現實感
就是一種脫離現實的感覺。這種脫離現實的感覺往往比現實的感覺更能吸引人
- 科技感
具有科技的感覺
後現代設計美學的操作原則:
- 調性
指物件或畫面上的造型單位間操作成具有風格的一致性。
- 用典、比喻與諷喻
以最精簡的手段喚起最豐富的意象與意涵。如果,這種是正面的,我們就稱為比喻。如果,這種是負面的、反諷的,我們就稱為諷諭。
- 裝飾
裝飾的操作原則,由於現代設計運動時,除了藝術裝飾運動以外,大部分的時候排斥裝飾,好像裝飾就是罪惡一樣。但是現代設計運動的鋒頭過後,人們還是覺得裝飾是可以增加美感的。
- 文脈(崁入)
為一種創作態度,強調調性要一致。
後現代設計主義--
中央電視台新總部
別名 大褲衩、智窗
地點 北京朝陽區東三環光華路甲1號
地理坐標 39.91347°N 116.45805°E座標:39.91347°N 116.45805°E
起造日期 2004年9月22日
竣工日期 2013年6月17日
翻新日期 2012年5月16日
建築師-- 雷姆庫哈斯
雷姆·庫哈斯(荷蘭語:Rem Koolhaas;1944年11月17日-)是一位荷蘭建築師,1944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。庫哈斯早年曾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,1968至1972年間,庫哈斯在倫敦的建築協會學院(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)學習建築,之後又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。
1975年,庫哈斯與艾利婭·曾格荷裡斯、Zoe Zenghelis一道,在倫敦創立了大都會建築事務所(OMA),後來OMA的總部遷往鹿特丹。目前,庫哈斯是OMA的首席設計師,也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建築與城市規劃學教授。庫哈斯於2000年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。
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
是北京商務中心區的一座中國中央電視台所有建築物,內含央視總部大樓、電視文化中心、服務樓、慶典廣場,由荷蘭人庫哈斯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(OMA)設計。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,被美國《時代》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,並列的有北京當代萬國城和國家體育場。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50億人民幣建成,而其中一座北配樓已經在2009年2月9日元宵節的大火中嚴重焚毀。2009年10月底開始進行修復工作,並於2012年5月16日竣工。體育頻道是首先搬入新台址的部門。
2013年6月17日起,綜合頻道、新聞頻道等24個公共頻道正式在央視總部大樓全面播出。
調性/
在這建築物中,可以看到強烈的個人風格,勇於實驗建築的雷姆庫哈斯的個人風格。
用典、比喻與諷喻/
他用最精簡最直接的手法表現出其建築師之精神,大膽直接並且充滿爭議。
裝飾/
在後現代建築主義中,裝飾是可以呈現出來的,外觀的切割,更能表現出更多想法與俐落感。
文脈(崁入)/
雷姆庫哈斯的創作態度,即使充滿危險,結局未知,依然勇於實驗的精神表現,在建築物鐘表露無遺。
台灣本土作品的運用與練習
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-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(國立臺中圖書館新館)
設計案名稱:National Taichung Library Relocation | National Library of Public Information | 臺中數位圖書館 | 國立台中圖書館遷建工程
設計案位置:Taichung, Taiwan 台灣台中
建築師:J.J.Pan and Partners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
建造期程 : 2009年正式開工,2011年完工,2012年落成啟用
總樓地板面積 : 4,350平方米
臺中圖書館立面設計的用意在於呼應週遭活動。立面大量開窗對應綠園道,使得各樓層擁有絕佳視野。台中氣候晴朗的日子多,本案處理直射陽光的方式也值得一提。本案立面設計放棄傳統四方直線的造型,以圓弧自然的線條對應陽光折射的角度,表皮皺摺反映光的入射量,立面皺摺形成建築物的另一種表情。建築師們被樹蔭間隙閃爍的光點所啟發,衍生為屋頂開窗的概念,閱覽區的開放空間上方,將可見圓點開窗的屋頂。其作用除了減少內部光源達成省能的效果,也是一種完整詮釋概念的堅持與用心。
圖書館數位化的口號迴盪於國內各棟圖書館數年。至今所謂「數位化」只是將圖書資料系統運用電腦管理、記憶體存放資料。臺中圖書館核心功能朝國家級數位圖書館發展,希望能在建築設計與空間品質加入多一點挑戰、多一點想像、多一點勇氣與數位藝術創作的展演空間。
綠帶地景的自然弧線是本案將給予市民的最初印象。執行建築設計時,綠帶意象也被納入思考,自然與建築不再是互斥的平行線。關心環境、尊重環境原有的生命與脈絡,一向是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精神。市民前來圖書館時將先經過一個與大地互相交融的地景設計。運用開挖基地地下停車場的土方,回填出一個個如同河流中浮石的流動地景,綠帶可比喻為河川,帶進基地之中,回填土坡成為觀賞公園,城市舞台的絕佳座椅。
潘冀 建築師
學 歷
美國哥倫比亞(COLUMBIA)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
美國賴斯(RICE)大學建築專業學士
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士
專 業 / 經 歷
中華民國建築師執照建證字第一○七八號
美國紐約州、紐澤西州註冊建築師
美國全國建築師註冊審核證明(NCARB)
APEC中華台北監督委員會建築師代表
中國一級註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證書A2009TW0017號